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12) | 标题:1960《三姐妹》屠森巴赫男爵—刁光覃 /娜塔里雅—朱琳、梁菁 | 说明:
安东·契诃夫(俄)剧作,剧中的三姊妹是善良而软弱的,她们敌不过以娜塔莎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她们的痛苦,但也期待着幸福的未来。
编剧: 安东·契诃夫(俄)
导演: 欧阳山尊、陈颙
设计: 辛纯、宋垠、鄢修民
角色与演员(按出场序)
屠森巴赫男爵—刁光覃
娜塔里雅—朱琳、梁菁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17) | 标题:1962《武则天》武则天—朱琳 | 说明:
朱琳雄霸山河的帝王之气
---“金轮运不穷”。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26) | 标题:2007-4-18胡锦涛在会见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 | 说明:
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观看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展演剧目《立秋》。
这是演出前,胡锦涛等亲切会见“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会见并观看演出。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孙承斌、邱红杰)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8日晚亲切会见了“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并观看了话剧《立秋》。
会见厅里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胡锦涛等领导同志与话剧艺术家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会见时,胡锦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话剧艺术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为我国话剧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胡锦涛说,100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话剧艺术工作者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创作了一批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为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这一代人都曾从《雷雨》、《放下你的鞭子》、《胆剑篇》、《茶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优秀话剧作品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28) | 标题:朱琳:舞台就是我的健身场 | 说明: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主持人】观众朋友,对于兢兢业业的上班族来说,我们中的不少人可能都是或轻或重的职业病患者比如说您的颈椎病,我的失眠,她的慢性疲劳等等,难道这个“职业病”真的就是我们必须承受和付出的职业代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北京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在她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内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她又从她的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从职业的训练中获得了健康,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她又是如何“一举两得”的呢?一起走进今天的健康故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
碰到了,我前些年一踢腿可以踢到这儿,现在踢不到了。这个小功夫。
【解说】这位身手了得的老人已经年高八十二岁,她就是人称中国话剧皇后的北京人艺演员-----朱琳。
朱琳十四岁开始登上舞台,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五十多个神采各异的形象,《雷雨》中的侍萍、《蔡文姬》中的蔡文姬、《武则天》中的武则天、《贵妇还乡》中的克莱尔、《推销员之死》中的琳达、《洋麻将》中的芳西雅等等,五十四年之久的舞台生涯,这在中国话剧界的女演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解说】由于职业的特殊要求,声音的训练、气息的训练是朱琳长期坚持、每天必做的功课。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声由气也”,如果没有腹部的呼吸,没有丹田之气,这声音就不洪亮,传不远,所谓叫做“气沉丹田贯三腔”,哪三腔呢?胸腔、鼻腔、头腔,所以我能保持得现在声音还比较好,主要是靠这口气。
【解说】朱琳在话剧界有着一大批各个年龄段的崇拜者,这位小伙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看过朱琳所有的演出后,立志要学话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伙子认识了朱琳,久而久之,两个人成了忘年之交。
【朱琳的影迷 王翼】早上我看您练声,您练声的过程中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没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我快呼慢吸,慢吸快呼,我早上起来就锻炼那么几十口气。
【朱琳的影迷 王翼】所以,难怪您八十二岁高龄,嗓子还这么好,嗓音条件还这么好。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这两年还不好了,前几年确实特别的好,我还可以唱到HIGH C。
【朱琳的影迷 王翼】另外,您这手倚在后面都起什么作用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为什么手要掐到后头呢?看看这个气息到这个背上没有。
【解说】朱琳练声的历史,细算起来,能够推算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年幼的她,独自在家里,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练声课”。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我告诉你,人哭的时候都是深呼吸,因为小时候妈妈要去上班,把我捆在床上,就成天地就哭。
【朱琳的影迷 王翼】最后就把您的嗓子给哭出来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我母亲说的,我都不知道。
【解说】没想到爱哭的大嗓门,后来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朱琳却从来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私下里更加努力地摸索、学习、训练,让自己的基本功能够打得更扎实。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我从比较年轻的时候就练,过去那种土方法练,躺在床上,放一摞书在这儿,呼吸,有快呼快吸,快呼慢吸,慢吸快呼,而这个书不动,更不能掉下去,还有就是吹。
【朱琳的影迷 王翼】吹什么呀?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拿一张纸,搁在地上,吹它,把这个纸给吹跑了,掐着腰,弯着身,这样就锻炼腹部的力量。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告诉我的,我反正都学了我就练,它就是一口气下去,就这样,我也记分的过去,我看能有多长。
【朱琳的影迷 王翼】那您最长的时候,大概最长有多长时间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最好是能够到一分钟。
【朱琳的影迷 王翼】有一分多钟的时候,那个时候您多大年岁呀?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那个时候年轻,四五十岁。
【朱琳的影迷 王翼】咱们试一试好不好?看看您现在能做多长时间,好不好?
【朱琳的影迷 王翼】二十九,二十九秒。
【主持人】我身边的好几位同事看到朱琳老师这个29秒的测试成绩之后,都觉得这29秒应该挺容易的,不瞒您说,他们还真的相互测了一下,不过在这儿我也要实言相告,他们的成绩没有超过朱琳老师的,这下大伙服了,说朱老师的底气可真足,那么说到朱琳老师的底气足,实际上这是她自己练就的,朱琳老师对我们说她练气总的来说都是在练丹田之气,中医说丹田是元阳之本、“呼吸之门”、全身气血汇集之所,又称为气海。所以说丹田内气的强弱,可以说反映着人体机能的盛衰强弱。
【解说】朱琳博采众家的练气方法,再加上长年坚持不懈的训练,在舞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朱派风格,她的嗓音运用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行腔方式,刚柔相济、华丽唯美,在话剧舞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历史剧《蔡文姬》中塑造的蔡文姬,唱念结合,演绎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蓝天野】从我认识她那天起这几十年,我觉得她一直都是精力旺盛,就包括最近,她说还要搞一个什么基金会呀,还要把一些老演员呀招起来,又要选剧本,要再拍戏,而且她说她又选了一个什么戏,她前两天还给我看,说想要找我来做这个导演,我说我不行,为什么呢?我说我没有你那么强的,那么旺盛的精力。
【解说】同行们对朱琳的评价都非常高,说她不仅成名早,而且后劲足,仅仅是曹禺的《雷雨》朱琳先后就参加演出了三百多场,可是就在一次在外演出结束后,朱琳突然感到自己的颈椎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嗯,差不多有十年了,我是坐在火车上,一个同志教给我的,他看我老揉这个脖子,小保健嘛,不过还挺有用的,做完了挺舒服。
【解说字幕】是什么样的一个小保健呢?给朱琳留下那么深的印象。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就是写一个大写的凤字,凤凰,你看,这样一来,这要很大,这样,这样,这样,这样,这差不多做五个,因为你看,这样子一活动,所有的角落都有了,抬头,一撇,一横,这是那心儿,大写的凤字,一二三,你看,你注意啊,每一个角落都活动开了,所以这样做完了就非常舒服了。
【解说】简简单单的一个“鳯”字,坚持练了两年之后,朱琳的颈椎就再也不痛了。
【主持人】人老哪儿先老?有人说是腿,有人说是心。其实都不是,医学专家证实,人老脑先老,脑细胞的数量一般从 35岁起就开始逐渐减少,功能也开始逐步减退,所以很多人说自己老了,就说唉,记性不好了,反应迟钝了。尽管年龄变大,大脑退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我们通过一定的锻炼使它的速度放慢,倒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朱琳老师的健脑方法又是什么呢?
【解说】说来也并不奇妙,话剧表演对于台词的要求特别的高,这就需要演员有着不同一般的记忆功力,长期练习记忆,其实就是朱琳保持至今头脑敏捷的一个诀窍。
【朱琳的影迷 王翼】朱琳老师,去年的纪念贺敬之文艺创作六十五年的朗诵会,我记得那个朗诵会上,您朗诵了贺敬之同志的《三门峡歌》,当时效果非常好,底下观众有七八次的掌声,过了两天,在部队上,大家战士给了您十四次的掌声。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哪有那么多呀。
【朱琳的影迷 王翼】我想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您能不能再念两句这个,《三门峡梳妆台》,我还想听一听。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朱琳 82岁】好的。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啊,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主持人】朱琳老师现在虽然不演话剧了,但是仍然闲不下来,她常常会去给年轻人做一些艺术方面的指导,她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显然是得益于她的敬业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培训,真的是一分耕耘,两分收获,她不仅收获了艺术上的硕果,也收获了连她自己都没有料到的好身体。
2005年09月09日 来源:CCTV.com责编:吴晓洋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51) | 标题: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导演: 朱琳、苏民、王文凯、朱桥 | 说明: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真相
如今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平陆事件”,即“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事件。平陆事件当时几乎无人不知,但人们只知有反革命分子投毒搞破坏,北京有关部门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连夜空运药品到平陆,至于事件的全部情况,并无人知晓。李敬斋所著《跨越时空的真情》,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并记述了数十年后当年的供药部门与尚在世的中毒民工重聚之情,今天读来颇有感人之处。
当年作为反革命分子而被枪毙的投毒犯张德才,投毒的真正动机,原来不是破坏社会主义事业,而是出于报复的目的。张德才在工地,刚开始时还表现不错,热情而勤快,赢得好评,所以被安排为排长。但1959年,三门峡水利工地上的那些民工,被要求“大跃进”地干活,却吃不饱肚子。冬日的下午,张德才因“肚子咕咕叫”,竟然躺在宿舍没出工。于是他被在大会上“辩论”(即批斗)了,此前多吃馒头和窝头的事也被揭发出来。随后因不积极出工,又被“辩论”了一次,这次批斗得更厉害,列举的罪状有:他说去死了的几个人那里“能吃饱”,显然是诬蔑食堂吃不饱,还“装病”,“反对大跃进”。从此他被整得灰溜溜的,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他对被“辩论”怀恨在心,决计报复批斗他最厉害的副连长仝某,但因无法给仝的碗里放药,最后将药放进了大家的锅里,犯下了弥天大罪。
在家喻户晓的“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其实有不少是地主富农子弟,还有个别是反革命家属。在极重视阶级成分之日,他们是不能算作“阶级兄弟”的。但为了突出“阶级兄弟”的概念,这些出身不好的人的家庭成分均被填作下中农或中农,暂时享受了“阶级兄弟”的待遇。
事件过后,他们又都全部恢复了原成分,在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和“文革”中,均遭受严厉打击,有的被毒打致残,有的被迫自杀,更多的是娶不到老婆。由于该书作者详细调查了中毒者后来的情况,所以“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这特殊一族的情况,也就详细记录在案。
当时只报道在感人的救助下,“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全部获救,并没有报道后来的治疗情况。其实中毒民工大都留下了后遗症,不少人患了眼疾,有的大脑受症而痴呆,有的因患了胃癌或肺气肿而死去,还有一些其他病。
当年中毒事件发生后,令人颇多感触的还有我们的新闻界。平陆小报的记者当时最先得悉此事,但请示县委后,有关领导指示不许报道。
晋南地区报和山西日报同样悄然无声,不作任何报道。中毒时间为正月初六,即1960年2月2日,直到2月6日,北京晚报才登出了一则报道《千里急救》,将该事件公开,从而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潮。当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时,太原、晋南的记者们,还有平陆小报的记者,这才猛醒,有人感叹说:还是北京的报纸有水平,“选择救人角度真妙!”于是立即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报道抢救经过,外地的报纸也都积极参加进来。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青年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使“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成为那次事件的代名词。新闻潮又引动了文艺界的竞争。新闻界、文艺界对此事件报道和宣传的声势和规模,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平陆事件被报纸、电台、戏曲、电影大力宣扬,当时有其政治原因,这就是高昂的跃进曲响彻全国,而“左”的错误和浮夸风造成的灾难,也威胁着全国。于是平陆事件便被大力宣扬,用来抵消全国性的饥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平陆事件在全国大力宣扬,还因为它可以作为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为主张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内主要矛盾论提供了有用的依据,所以随后便用来为骤然高涨的阶级斗争形势推波助澜。由山西省委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亲自定稿的平陆县人民法院布告,在省城大量印刷,在枪毙投毒犯的当日,全国各地同时张贴,在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60) | 标题:1988电视剧《末代皇帝》朱琳——慈禧太后 | 说明:
中国荧屏上的第一个慈禧
八十年代,在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中,已经六十多岁的朱琳扮演了老年慈禧。这是朱琳第一次在电视剧中扮演慈禧,也是中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个慈禧形象。提起这“第一个慈禧”,朱琳还笑着讲出了一段小“插曲”。在抗日演出队时,一次在火车上,一个算命先生为朱琳看相说:你的面相是大富大贵,将来谁也比不上,是能当皇后的命。她不迷信,也没有当什么皇后,但是四十多年后,她却在中国电视的荧屏上第一个扮演了慈禧太后。也算过了一把“皇后”的“瘾”吧。朱琳回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
朱琳在剧中塑造的晚年慈禧形象,戏份不多,只有八分钟,却很成功,她获得了当年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专家评论说:“朱琳凭借深厚的功力,在一瞬间的镜头中表现了很丰富的内容。”“……用了八分钟,创造出了精彩的形象。”朱琳为慈禧设计的临死前一声叹息的表演,更是令观众难忘。
还是在电视剧《末代皇帝》热播的时候,我在北京团结湖一处清静的居民楼里见到了慈禧的扮演者朱琳。当时有人说,她是慈禧戏中演得最好的一个,这也许是有些推崇,但她的表演确实是炉火纯青的。
这一年的朱琳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登上舞台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当她取出抗日演出九队的纪念文集时,脸上又泛起当年的笑容。从《丽人行》中的若英,到《符湖》中的如姬,特别是在轰动剧坛的《蔡文姬》、《武则天》里,她简直成了高雅、聪慧、大度的中国女性的象征。
可是,眼前的这位久负盛誉的艺术家确实出奇的平易近人。我和她谈到郭沫若的《红波曲》(此书详细的记叙了抗敌演出队的活动始末)的时候,她更加神采奕奕,眼神里充满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可是她现在很忙,正在修改即将出版的表演艺术集里的文章,而转天还要再次奔赴内蒙——去和爱人、著名导演刁光覃汇合为当地剧团导戏。真是一寸光阴十寸金,让人不忍打扰。
可采访还是进行了,一上来当然是谈慈禧。朱琳说通过资料和历史学家的介绍,使她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接着就谈到了光绪在瀛台跪拜慈禧的那场戏。当时气温是摄氏零下4度,前后一拍就是六个小时。剧情是正要饮茶的慈禧听了光绪不要再立幼帝的请求之后勃然大怒,用茶水喷了光绪一脸。然而稍一定神,她又用手巾轻轻地为他擦拭。从电视上看这一前一后,浑然一体。朱琳说着茶水应是一激动呛出来的,并非提前设计,然而符合其当时的特定心理。至于用手巾擦时的动作,则是慈禧性格的另一面。朱琳说,没想到这一擦不仅导演很满意,而且编剧王树元也打来电话,向她祝贺。
此后人们在她的《推销员之死》、《洋麻将》等戏的表演中,展示了“老年人的魅力”。想到这我就对她举起了相机,让读者也领略一下这位老艺术家的魅力吧。
我的记者生涯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63) | 标题:刁光覃、朱琳----纪念中国话剧百年个性化邮票 | 说明: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70) | 标题:朱琳:养生,我自有一套 | 说明:
年过八旬的朱琳至今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身着天蓝色的连衣裙更显体态轻盈,使人很难相信她是一位耄耋老人。当谈到她的养生之道时,朱琳爽朗地笑了:“写凤字、看足球!”
朱琳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她当年主演的《蔡文姬》许多看过的人至今记忆犹新。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近70年的她,享有“话剧皇后”的美誉。在2005年一个骄阳如火的夏日,我造访了这位驰名中外的老艺术家。
用头“写”繁体“凤”字
以前朱琳的颈椎病非常严重。大约3年前,一位老朋友向朱琳介绍一种新方法,那就是用头“写”繁体“凤”字,据说此法对治疗颈椎病十分有效。于是,朱琳每天坚持用头用力“写”出5个繁体“凤”字来。然后,再模仿鸭子喝水的姿势活动颈部,反复做二十次左右。这法子还真灵,现在,朱琳的颈椎病已经基本痊愈了。
看球赛是最好的健身之道
朱琳喜欢运动,她过世的老伴儿和儿子们都喜欢足球,耳濡目染,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足球。用朱琳的话说“简直比他们还喜欢”。
有一次,朱琳在新加坡演出,她的脸被飞禽公园的毒虫咬了。发着40度高烧,脸肿得像皮球一样,但她依然坚持看了电视转播的球赛。那一次,马拉多纳“上帝之手”的表演,尽管不是足球史上什么光彩的事儿,可球赛她还是觉着看得值!
朱琳说:“足球就像活的围棋,既要高度的技巧,又要脑子聪明,动作灵活,还要耐力好,来来回回地奔跑。作为一个球星,需要有综合的高素质。不然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球迷?全世界的球迷有十几亿呀!每逢赛事,全世界球迷仿佛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
“您见过人浪吗?”
朱琳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手臂上下挥舞着,“五六万人一起这样做,那叫什么感觉啊!球迷们都醉了。”这样说时,我仿佛也跟她到了球场中。
朱琳说她之所以喜欢足球,是因为足球代表了一种激情,一种艺术,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一种人类生生不息的信仰!
她说:“我看球的时候,全身热血沸腾;我的每一根神经都是绷紧的,比吃什么药都管用!我喜欢足球,看足球是我最好的健身之道!”
不老的明星和她心中偶像
只要有足球赛,朱琳不分好坏,哪怕是国内的甲A联赛,她都场场不落。说起心中的球星偶像,朱琳如数家珍:“第一个是贝利,贝利不但球踢得好,球风也好,堪称世界足球史上的典范。第二个是马拉多纳,虽然球踢得好,但毛病太多,太不守规矩。踢球像我们演戏一样,要先做人后演戏——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台下清清白白做人。第三是苏格拉底,他可是三高球员啊,学历高、薪水高、身材高,他跑起来长发飘飘,一双矫健的长腿,像一头雄狮,简直美极了。还有古力特,荷兰‘三剑客’之一,他的小辫子好漂亮呦,估计梳起来也挺麻烦的;他很阳刚,有一股野性,他轮廓分明的脸庞,古铜色的肌肤,像古希腊雕塑一样,给人以力量。还有罗纳尔多,巴西的,长着两颗兔子似的大门牙,看起来憨憨傻傻的,可是特别冷静,看他踢球像跳桑巴舞一样过瘾。还有欧文,从他17岁时我就看他踢球,现在欧文还留了点小胡子,我管他叫‘小男人’,他才23岁,很有希望的……”
只要有球赛,朱琳看电视就不分早晚。那天我如约到她家拜访,她看起来有些疲惫。朱琳对我说:“今天早晨4点我才睡,累得要命!昨晚是英格兰对法国,这两个队多少年也没碰到一块儿了,千载难逢,说什么也要看一看呀!”
“昨晚这场球简直太精彩了,齐达内不愧是世界足球先生,最后三分钟踢进两个球,转败为胜。一个是界外球,一个是点球。‘三分钟进两个球’足球史上罕见。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精湛的球技和取胜的强烈欲望,是不可能创造这个奇迹的。英格兰也表现得很好,但还是要抱恨终生了。这场球一定会载入史册的,一定会的,一定会的!”朱琳一扫刚才的疲倦,她浑厚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整个房间回荡。“我告诉你啊,看一场好的比赛胜过吃十剂补药。真的,心里那个爽啊,就别提了!”
“朱老,您对足球的痴迷我今天算是领教了。”
“不应该说痴迷,应该说疯狂。昨夜里我激动得辗转反侧,吃了片安定才勉强睡下,这叫‘老太也疯狂’!哈哈,哈哈!”朱琳开怀大笑,笑得眼角竟溢出了泪水。
重视生活中的细节
现在朱琳自己单住,她一天吃四五顿饭,少食多餐,且每天只吃素菜。但朱琳坦言,她的起居并不科学,每天深夜12点或1点才能入睡。因为原来演戏10点多钟散场,回到家11点多,再吃点饭,磨蹭磨蹭就12点多了,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过,朱琳说她早上起得比较晚,至少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中午还要小睡一会儿。
耄耋之年的朱琳,声音依然磁性十足。她说,保护嗓子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用淡盐水漱口。她的视力也非常好,每天都做眼保健操,老花镜只用250度的。除了按摩眼睛外,朱琳还每天按摩脸,她按照保健穴位按摩,从上至下,每天两次,所以她的皮肤非常白嫩。朱琳的记忆力非常好,过目不忘,她说这是背台词练出来的。只是,朱琳的腿不太好,有关节炎,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在户外或在房间里,每天也要走上千步。
采访结束时朱琳老师说,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保健。那么,就让我们衷心祝福朱琳老师健康快乐长寿,艺术生命常青吧!
《中老年保健》2006年第03期 赵 欣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96) | 标题:生命铸造话剧魂、激情演绎雪花赋 | 说明:
2007-4-5/纪念话剧百年“重睹芳华”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97) | 标题: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经典话剧演出节目单 | 说明: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799) | 标题: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话剧片断专场演出 | 说明:
此次演出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让人们回忆了中国话剧走过的百年历程,让人们记住那些为了话剧事业而付出了真心与汗水的先驱前辈们。他们之所以能够被称为艺术家、能够高龄时依然站在舞台表演、能够震撼观众的心灵,是他们对于话剧的爱与奉献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其实纪不纪念,百不百年的,真的无所谓”。说出这种轻率且不负责任的言论的人应该去此次演出中进行熏陶感染——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言语以表明自己的独特立场没有任何意义,只有那些为了话剧事业做过奉献的人们才会被牢记。话剧百年的历史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是中国几代人奋斗奉献的结晶。舞台上的辉煌、给话剧史上留下的轨迹,是这些老人们终生创作、用青春和生命换取回来的成果!没有丝毫的自我做秀、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而是仅为将话剧的生命延续持久,为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话剧百年!
他们正在用自己最后的热情进行呐喊!这种精神正是中国话剧最应该发扬和歌颂的“话剧魂”!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00) | 标题:《雪花赞》将演出的艺术气氛与剧场热情推向了高潮 | 说明:
最后登场的是北京人艺的老话剧表演艺术家朱琳。
人称话剧皇后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朱琳,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景点话剧片断欣赏专场演出”中,最后一个登场。她表演的《蔡文姬》片断以及诗词《雪花赞》将演出的艺术气氛与剧场热情推向了高潮。特别在《雪花赞》中,朱琳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演作为修饰,只凭借对于周总理的感激情怀和炉火纯青的舞台功力,用真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得到了观众的剧烈反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