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18)
标题:不能忘却的一代戏剧宗师——焦菊隐
说明:
  
  ——纪念焦菊隐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侧记
  
  焦菊隐是老人艺最厉害的导演
  
  朱琳:老人艺最厉害的导演是焦菊隐
  
    我是1953年调过来的,当时北京人艺的条件真是得天独厚,曹禺是院长,焦菊隐是副院长,欧阳山尊是副院长,加上后来的夏淳、梅阡,号称人艺四大导演。
  
    咱们的剧院,过去一直以演郭沫若、老舍、曹禺的戏为主,所以有郭、老、曹剧院之称。现在保留下的也是他们的代表作《蔡文姬》、《茶馆》、《雷雨》。先说郭沫若吧,别看他当着官儿,人很谦虚,演《武则天》时,他请吴晗、翦伯赞来看,说让他们看看这个戏编得符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他写完《蔡文姬》要去参加世界和平大会,临走时把剧本交给我们剧院修改,我们哪敢改他的,就去请田汉改,剧中有一句诗“熏风永驻啊,吹绿天涯”,郭老原写的是“红遍天涯”,郭老回来后看到改的词,高兴地对田汉说:“寿康兄真是画龙点睛呀!”郭沫若的三出戏:《虎符》、《蔡文姬》、《武则天》,我都参加演出了。:
  
    再说曹禺,我和他的接触最多,演他的《雷雨》就演了300场。我刚演《雷雨》时,受当时左的思想影响,有些不理解侍萍(就是鲁妈),心想:“你见了周朴园那冤家,还不赶紧走,还在他那屋里呆什么劲儿呀!”演戏时就有些情绪,当时也正巧病了,躺在床上休息时,曹禺就搬个板凳坐在我床头和我聊天,跟我说:“那鲁妈是想走可走不动呀!你想想,那毕竟是一个女孩子的初恋,看那客厅里,周朴园还供着她的照片儿,这屋子里还有她的一个儿子,屋子里的家具还是她当年的,你让她的腿怎么迈得动啊。”他这一说,我想想也是这个理儿。我还记得一件事,有一段戏演到鲁妈哭时,曹禺还提醒我:“不要哭起来像风车。”
  
    郭、老、曹这三个大编剧,还就是老舍的戏我没演过,他那都是些讲老北京的戏,要会一口京腔,而且他们一直认为我是演古装戏的,《虎符》、《蔡文姬》、《武则天》这一路下来,其实我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老人艺最厉害的导演是焦菊隐。他真是个学贯中西,肚子里有百十来个京剧,在法国留学,俄语也不错,还搞翻译。实际上是焦菊隐开创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在人艺这几十年,他致力于中国话剧民族化,研究怎样把民族的、传统的糅合到话剧里。焦先生排戏是一个戏一个样,他连自己的剩饭都不炒的,在舞台节奏、舞台调度、演员亮相、舞美方面,有他突出的贡献。
  
    人艺对演员的要求确实高。记得那时我们吐字发音就训练了好几年,学习民族的,像北京的京韵大鼓,学它的发声方法,还把杨小楼等京剧名家请过来给我们上课;又练洋发声。这还有个故事。有次周总理来看演《雷雨》,发现鲁妈的那句台词“你是萍、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没说,他问我为什么把这句台词漏掉,我说:“我一说这句词,观众就乐,破坏气氛。”总理说了:“演员就要控制观众,你应该想办法:怎么说这句话,才能让观众不笑。”我就想了些办法,以后观众就真没笑了。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19)
标题:瞬间·表现 灯光渐隐回忆开始闪亮
说明:
  
  
  关于中国话剧百年的这一场回忆,让我们从舞台开始,从铸就了中国话剧昔日辉煌的老艺术家们开始……
    
    最难忘…… 刁光覃 《茶馆》里的一个背影
    朱琳的家就在东直门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85岁的朱琳,在不大的屋子里,特地留出了一个房间,里面挂满了刁光覃的剧照和他们夫妇二人的合影。朱琳打开一张简朴写字台的抽屉,里面装满了泛黄的报纸和信件。“关于老刁的东西我都留着。”她说。
    
    从1942年到1992年,朱琳与长她8岁的刁光覃相伴了50年。这是一对舞台伉俪,也是一对患难夫妻。刁光覃曾被誉为中国话剧皇帝,而朱琳也被人们称作中国话剧皇后。
    
    刁光覃与妻子合作的最著名话剧是戏剧大师焦菊隐导演的《蔡文姬》,他是曹操,她是蔡文姬。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刁光覃曾在《茶馆》中演过一个观众,他的戏份很少,自始至终都是背对着观众。当时的刁光覃已经是人艺第一副院长。
    
    从中学时期就参加学生话剧团的刁光覃,在1938年加入了抗敌演剧队。当时,在国共合作后,成立了隶属于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10个演剧队,领导人是周恩来、郭沫若、田汉和洪深等人。“刁光覃参加的是演剧二队,演剧队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我和刁光覃就是在那里认识的。”刁光覃在前线的枪林弹雨中主演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等多部话剧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抗敌信心。
    
    刁光覃于1978年担任北京人艺副院长,他不仅是个好领导,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演员。1957年,他在《带枪的人》里边演列宁,是新中国第一位在舞台上演列宁的演员。他为了演好列宁,在家里挂满了关于列宁的文献和照片。苏联专家看到他演的列宁很惊讶,认为他的表演能和苏联最好的演员相媲美;而他在《李国瑞》中扮演的李国瑞却是一个调皮捣蛋、不求上进的八路军战士,和曹操、列宁的角色完全不同。
    
    《胆剑篇》中有一首长诗,刁光覃在舞台上朗诵得非常好。后来他得了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可是直至他去世之前,每天都拿着《胆剑篇》的剧本,一直舍不得放下。
    
    1992年5月12日,刁光覃去世。一个月以后的6月12日,是北京人艺建院40周年庆典。
    
    那一晚,朱琳回到首都剧场表演她的著名剧目《推销员之死》。最后一场戏,朱琳扮演的琳达满眼含泪,绝望地坐在舞台之上。那一刻,“我的眼前全是刁光覃。”朱琳回忆说。
    
    最想说……
    
     “为什么我会爱上刁光覃,因为在我眼中他是个天才。管他叫话剧皇帝那是恭维他了,那时人们把他叫做演剧队之王。”
     ——朱琳
    
    “大家都说我蔡文姬演得好,其实刁光覃的曹操演得更好,曹禺很欣赏他。”——朱琳
    “我坐的地方离老刁只隔一两个同志。有人小声告诉我旁边那人就是在《俄罗斯问题》里演记者的,当时我简直不能相信:台上是个美国记者,台下居然是个老农。尽管他那时就戴着眼镜,我也不信。后来有人给我介绍了,因为大家在听报告,彼此也只点了点头。但我心里十分钦佩他。”
    ——于是之写于1992年6月6日
    
    “有个部队的文工团排歌剧《杜鹃山》,请老刁去给看看。排练完毕大家吃夜宵时,老刁坐在那里一口都不吃。他觉得他没给人家做多少贡献,不能吃人家的东西。”
    ——严敏求(在刁光覃导演的《日出》中饰陈白露)
    
    记忆碎片
    朱琳 18岁豪言写进《关汉卿》
    多年后,朱琳才知道,自己年少时的一句豪言壮语竟然成了话剧《关汉卿》中的一句台词。
    1982年,朱琳到长沙演出,田汉的弟弟田洪对她说,你知道吗,田汉《关汉卿》里朱莲秀对关汉卿说的台词“你敢写我就敢演”就是你说的话。朱琳这才想起来。大约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田汉写了话剧《秋声赋》,他需要一个会唱歌的女演员,就找到了朱琳。田汉对朱琳说,这个戏演出来,当局可能会来找麻烦的,你敢不敢演?朱琳说,你敢写我就敢演!
    
    于是之 怕忘词向演员们致歉
    1988年,北京人艺排练话剧《太平湖》,于是之先生演老舍。当时他的记忆力已经不好了。他每天都要拿着一个小本儿,每天想起什么都要记下,排练后还要把排练心得记下来。他常对演员们说:“非常对不起大家,我记忆力不好了,如果我演出中有什么事儿你们一定要托着我点儿。”
    4年后的1992年,老版《茶馆》最后一次演出谢幕时,台下一位大学生冲着于是之老师说:“于……于是之老师再见!”于是之也对着他说了一声:“再见!”那一刻,台上许多演员都哭了。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20)
标题:1983星期朗诵会《千古华章照汗青》
说明:
  
  
  星期朗诵会《千古华章照汗青》古诗词,朗诵会后演员和主办单位晨报副总编丁梅同志合影
  
   右第一排:团长殷之光、晨报丁梅、朱琳(人艺)、姜嘉锵、郑乾龙
  
   右第二排:林中华、刘纪宏、雷瑞琴、王苏芬、杨青、朱琳(峨眉电影制片厂)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34)
标题:阿瑟·米勒与中国
说明:
  
  
  “中国人在剧场里的喜怒哀乐,同我们是一样的。东西方文化固然很不相同,但是产生这种文化的心却完全是一样的。”
  
   ———阿瑟·米勒(1915-2005)
  
   人艺版的《推销员之死》,由英若诚、朱琳和朱旭主演。不料,米勒夫妇在北京工作期间,他在纽约郊区的家却遭遇火灾,损毁大半。在剧中扮演主人公威利·洛曼之妻琳达的朱琳后来回忆说:“每个人总是随时审视着米勒的情绪,可是谁也没觉察出他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像是任何事情都没发生过,他依然是十分认真地工作着。”
  
  这是米勒第一次执导《推销员之死》,朱琳后来回忆起和米勒一起工作的情况时说:“那真是充满了创造艰辛和幸福的日日夜夜啊!”在一个半月的工作中,“米勒对合作者的尊重,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民主作风,以及他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给朱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米勒回国后,却换了另一副样子,这让远在美国的董鼎山不免有些愤愤难平。“他后来在美国到处的演讲,把中国近几十年来的话剧发展完全抛开,在他的口吻中,中国在他去北京导演了《推销员之死》之前,没有现代戏剧可言。那种傲然自大的语气,是我亲耳在亚洲协会的剧场听到的。”董鼎山写道,“他在北京导演了由英若诚翻译与主演的《推销员之死》后,衣锦荣归。带了CBS电台所摄的《推销员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亚洲协会演讲他的经验。”(《读书》,1988年第6期)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43)
标题:朱琳参与编导话剧《回家的路》将要呼唤吸毒者回家
说明:
  
   2005年08月19日
  
   2005年9月于五台山描写文连平从吸毒到戒毒历程的书《地狱天堂》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82岁的朱琳竟用三天时间便将25万字的文稿改写成了剧本。
  
     由朱琳龙艺(北京)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作的大型无场次话剧《回家的路》,在经过近一个月紧张排练后,将于本月二十三日在海淀剧院首演。
  
     该剧以文连平为主人公原型,描写了主人公因吸毒家破人亡,后戒除毒瘾走向新生的故事。文连平成功戒毒十四年后,主动站出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毒品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已是耄耋之年的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琳读完根据文连平的真实经历而出版的《地狱天堂》一书后,触动很大,萌生了将它搬上舞台的愿望:“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以艺术形象的魅力呼吁全社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危害,用话剧担起拯救灵魂的责任。”
  
    朱琳与青年编剧苑彬合作,用了近四个月时间创作了这部反映禁毒的话剧《回家的路》。导演王翼谈到题目的选择时说:“剧本最早的名字用的是《走出地狱》,但总觉得有些冷冰冰的感觉。而家总是给人以温馨、温暖,后来集思广益,定下了现在的名字。”
  
     受一部日本电影的启发,在主人公回家路旁的树上系满黄丝带,意即欢迎回家。这部剧也将在十六场时撒下黄丝带,成为情感渲染的亮点。
  
  此剧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公安部禁毒局的充分肯定,认为此剧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演出时必定为社会所密切关注。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52)
标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吕恩(左)与朱琳
说明:
  
  
  2007年3月22日首都剧场50周年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
  
   庆祝首都剧场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隆重举行。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53)
标题:《艺术人生》清明专场---朱琳与白荟在后台对台词
说明:
  
    “话剧百年”系列节目 朱琳 郑榕 吕恩 胡宗温到场 《雷雨》当年首演者齐聚———
  
     今晚,1954年人艺第一版《雷雨》首演时的4位主要演员,“周朴园”郑榕、“鲁妈”朱琳、“繁漪”吕恩以及“四凤”胡宗温齐聚《艺术人生》清明专场,共悼曹禺。
  
    一位《艺术人生》负责“话剧百年”系列节目的编导表示,各位老人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平时电话联系尚属难得,这样齐聚的场面更是不易。
  
    在万方翻着父亲曹禺曾经的笔记本、回忆其生平之后,83岁的朱琳,推着轮椅上的郑榕走上舞台,87岁的吕恩和老姐妹胡宗温蹒跚而至,回忆起第一次排演《雷雨》的情形。
  
    “开始演《雷雨》的时候,很年轻,不懂怎么演,一演四个小时,观众还真耐心看。有一场曹禺院长在底下看急了,跑后台来,冲着我喊。”郑榕模仿当年曹禺着急的样子,憋着气大喊,“哎呀,哎呀,快!快!快!受不了了!”说完,自己笑了起来。
  
    朱琳也同样谈到一演四个小时的往事,“曹禺院长急了,跑到后台来冲我说,快快快,受不了,我的剧本里头没有写这么多东西。有一天我感冒了,他就拿小板凳坐在床前,给我解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氏这个人物的处境风格,使我豁然开朗。”
  
    “我们那时候挺幼稚,因为《雷雨》是悲剧,就从头到尾的哭,曹禺院长跟我们说,你们老哭观众受得了吗?你们不能这样演。”曾饰演四凤的胡宗温说,“如果先生还在的话,我希望他再来教诲我们。”
  
    除了这4位老人之外,93岁的欧阳山尊、“老顽童”黄宗江、田汉次子田大畏、老舍之子舒乙、郭沫若的女儿郭萍英等近十位老艺术家到场追忆已逝话剧大师。
  
    录制花絮
  
    “老鲁妈”对戏“小四凤”
  
    曾在《雷雨》首演中扮演鲁妈的朱琳与新版中“四凤”的扮演者白荟,今晚将重演“发誓”的经典片段。
  
    演《雷雨》片段之前,朱琳说:“最近一次演《雷雨》也是十年前了,如果有忘词的地方请大家允许我看一眼。”说完,她双手作揖,低下头向观众拜了几拜。
  
    场外花絮
  
    老艺术家后台斗嘴
  
    《艺术人生》清明专场录制当天,后台休息厅成了老艺术家们的据点。到场最早的郑榕、舒乙和田大畏坐在角落里唠嗑,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和几十年的老朋友吕恩亲密地靠在沙发上,说着还逗起嘴来。
  
    “抗日战争的时候就跟他认识了,他这辈子有几个老婆我都知道。”87岁的吕恩有些得意。
  
    “我这辈子有很多情人,就是没有她(指吕恩)当我的情人。”黄宗江笑着回应。
  
    “嗨,黄宗江,你几月生日啊?”吕恩不满。
  
    “11月,怎么了?”黄宗江说。
  
    “那你比我小啊!你还好像比我大的样子!”吕恩扳回一局。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65)
标题:话剧百年纪念活动--黄宗江、朱琳
说明:
  
  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活动,将于(4月6日)在北京正式举行,欧阳山尊、李默然、徐晓钟等诸多中国话剧艺术家们出席了此次大会。该会议时间为6日、7日、8日,将会就中国话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进行讨论研究。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66)
标题:话剧百年纪念活动--朱琳发言
说明:
  
  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 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6日至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话剧艺术工作者百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剧协自今年1月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召开话剧研讨会的通知后,得到了众多老中青话剧艺术家、学者的积极响应, 他们纷纷撰写论文对中国话剧的战斗性传统、民族性的探索以及新时期的繁荣成果做了深入的探讨。此次研讨会是近年来话剧研究领域中的一 次大规模的成果展示。
  研讨会6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剧 协名誉主席李默然、主席尚长荣,著名老戏剧家欧阳山尊、胡可、赵寻、刘厚生、徐晓钟、朱琳、郑榕、方掬芬、黄宗江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 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宣武区委、区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伟主 持。孙家正代表文化部、中国文联致辞,祝贺研讨会的召开。尚长荣代表中国剧协对各位学者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北京市宣武区区长王刚致 辞。徐晓钟在开幕式上做了主题发言。
  6日下午和7日在大观园酒店进行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并进行分组交流。参加研讨会发言的有来自北京、上海、辽 宁、广东、湖北、宁夏、四川、山西、重庆等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的学者和艺术家等。
  与会者和戏剧界同志一致认为,在隆重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 各地及海内外的话剧界人士汇聚一堂,从理论的高度关照并深入总结一百年来中国话剧的优秀传统、美学追求、风格特点、宝贵经验,特别是 认真探讨新世纪新阶段话剧艺术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 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研讨会于8日上午圆满闭幕。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67)
标题:老艺术家-朱琳 石维坚
说明:
  
  2007-4-5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68)
标题:朱琳朗诵情动四座/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说明:
  
  2004-6-29
  
  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永远的思念》专题诗歌朗诵会在朝阳区文化馆举办。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朱琳声情并茂的朗诵将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
  
  当朱老颤巍巍上台朗诵诗歌《留存光明于人间》时,观众掌声、喝彩声同时响起;紧接着,朱老用她那特有的嗓音朗诵了邓小平生前动人事迹与临终时的美好愿望,抑扬顿挫的语调,如泣如诉的声音,感染得台下观众无不动容,有人还偷偷落泪。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6871)
标题:2007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说明:
  
  
  朱琳在研讨会上发言
  

3/19页 <<向前 1 2 318 19 向后>>
相册上传
最新相册
老友(右为朱琳)见面分外亲(收藏于2008/1/4 3:40:39
70周年(收藏于2008/1/4 2:38:23
纪念刁光覃、朱琳从艺70周年(收藏于2008/1/4 2:36:52
70周年座谈会(收藏于2008/1/4 2:34:56
北京人艺艺术家朱琳从艺70周年暨朱琳刁光覃从艺70周年专题展览座谈会举行(收藏于2008/1/4 2:15:34
一首《雪花赋》 依旧满堂彩(收藏于2007/12/27 3:04:04
人艺新老艺术家昨共聚一堂 84岁朱琳喜庆从艺70周年(收藏于2007/12/27 2:47:42
北京人艺老艺术家朱琳签名封(收藏于2007/9/28 2:12:36
朱琳老师的雪花赞/颂/赋(收藏于2007/9/3 22:37:00
朱琳 他不许我掉眼泪,要让观众哭(收藏于2007/8/20 22:31:39
3/22页 <<向前 1 2 321 22 向后>>


相册排行
朱琳诗朗诵(浏览1186
1954《雷雨》鲁侍萍—朱琳/周仆园—郑榕、刁光覃(浏览1178
人艺元老追忆周恩来(浏览1155
电影《蔡文姬》——朱琳(1978)(浏览1091
1983《推销员之死》合影(浏览1076
1976《百花岭》编剧: 朱琳/导演: 朱琳、童弟(浏览1055
北京人艺老艺术家朱琳签名封(浏览1048
1960《七妹与蛇郎》刁光覃(特邀) 朱琳(特邀)(浏览1038
1958《关汉卿》——刁光覃、于是之/ 王和卿——于是之、刁光覃(浏览1023
1957《北京人》江泰—刁光覃/小柱子—刁小林(浏览1022
3/22页 <<向前 1 2 321 22 向后>>

相册评论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6/5/23 6:30:17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3/11/1 9:25:08
舒兆元舒兆元(评论于2010/6/16 9:34:59
访客访客(评论于2009/2/27 11:40:01
访客访客(评论于2008/9/10 21:40:0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