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686)
标题:新军
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旧式陆军彻底暴露了其腐败、无用。清廷为巩固国防,于战后决定仿效海军,采用西法训练新式陆军,史称新军。和海军一样,新军成立后,在更新训练方法、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对军服作出了改进。1905年,练兵处正式拟订了包括礼服、常服、肩章、帽徽、领章等的新军军服样式,至此,使用了数百年的旧式军服——号衣,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王朝深深认识到 ," 一代有一代之兵制 , 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 , 未可泥古剂以疗新病 , 居夏日而御冬裘也。 1894 年 ( 光绪二十年 ), 清政府接受德国人汉纳根的建议 , 派广西按察使胡燏芬在小站编练定武军 10 营 , 新军编练从此开始。不久 , 袁世凯接替 胡 , 编成新军 7000 人 , 被编为武卫右军。到 1905 年 ( 光绪三十一年 ) 春 , 北洋六镇全部编成 , 彻底完成了由旧军向新军的转变。
  编练一支新式军队 , 有三个重要的因 素 : 一是要有新式武器装备 ; 二是要有会使用这些武器装备的士兵 ; 二是要有会训练、 指挥这些士兵的各级干部 ,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武器可以花钱买 , 没有士兵可以招募 , 没有干部则不可能短时间解决 , 只 能用开办各种军事学堂的办法来解决。正如 1901 年 ( 光绪二十一年 ) 清廷上谕中所 说 :" 练兵必先选将 , 而将才端由教育而 成。自非广建武备学堂挑选练习 , 不足储腹心干城之选 "。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武卫右军随营学堂 , 特别是保定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及其他各学堂毕业的学生 , 便成为新军编练的骨干。从北洋军政司、军学司 , 后来的清廷 " 练兵处 ", 到中下级军官 , 这些学生为新军的建成做了突出的贡献。军事学堂的开办不但保证了新军对干部的需求 , 同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近代军事人才 , 成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15)
标题:1903年,37岁,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被赏戴花翎,加奋勇巴图鲁,由正三品候补知府升为正二品。
说明:段祺瑞留学回国后因受满人的排挤,到威海任军事教官6年。甲午海战时同学生一道,往阵地运送炮弹,体现了军人的爱国之心。
   1896年31岁,袁世凯组织新军训练时,段祺瑞被调往天津练兵,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管带。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两宫从西安回京。沿途各地官吏都行跪拜大礼迎送。11月,两宫銮驾进入直隶境地,直隶总督袁世凯令多支部队按地段迎驾。开始几支队伍都行跪拜礼,可当圣驾行至段祺瑞负责迎接的地段时,段祺瑞全副戎装,腰挎军刀,昂首挺胸,率领全军的将士持枪列队,整装肃立,按营队在道路两旁排成方阵,以操典式的军人姿势走向御驾,立正,敬礼。段祺瑞部队别处心裁的迎驾方式,使随驾的载沣等王公大臣既惊讶又气愤,认为此举简直是大逆不道。经过询问知道段祺瑞按照德国式操典训练的。他们对段祺瑞回答时略带轻蔑口吻,以及在事先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打破祖宗规矩的行为颇为愤怒。坐在轿子中的慈禧看到这支部队气势威严,军容尤为雄壮,所以并没生气。从此事可窥视到段祺瑞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之深刻,以及他敢于藐视清廷陈腐观念与规矩的孤胆。
   【一造共和】
   1909年12月,武昌起义之前,段祺瑞已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1910年12月又调任江北提督,驻江苏清江。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时处于土崩瓦解之势,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以求稳定局势。经过袁世凯的推荐,段祺瑞任第二镇军统(师长),后复建兼任第一军军统、湖广总督,驻湖北孝感。段祺瑞领兵于湖北前线,他深知革命之声澎湃已久,看到了清廷倾覆已是大势所趋,再盲目效忠清廷实非良策。因此,他不像冯国璋一样,急于进攻武昌,以博得个清室忠臣。
  他了解到只要促使南方举袁世凯为总统,则共和可望。12月,南北议和会议在上海公开举行,实际上一切实质性的问题都是在幕后交涉。这种秘密交涉的渠道有多条,其中关键的一条由段祺瑞经手,因为段当时是一个据有重兵、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12月20日,由段祺瑞派遣的廖宇春、夏清贻同黄兴的代表顾忠琛在上海达成五项秘密协议:
  (一)确定共和政体;
  (二)优待清皇室;
  (三)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四)南北满汉军出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
  (五)同时组织临时议会.恢复合地秩序
  不久,段祺瑞派靳云鹏去北京,“代表第一军连合各镇,要求共和”
   段祺瑞等人为了促使清室马上退位,他们拟定了三种办法:
  (一)运动亲贵,由内廷降目,宣布共和;
  (二)由各军联名要求宣布共和;
  (三)用武力胁迫,要求宣布共和。⑤
  第一种办法由于以良弼、载泽等亲贵坚决反对共和无法实行,就“速谋第二策”。
  1912年1月23日,段祺瑞以北洋军主力统制(师长)之位,先电告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声言。“侧闻共和思想,近来将领颇有勃勃不可遏
  之势”,向朝廷提出警告。
  1月25日,段祺瑞又致电内阁,宣称各将领“昨闻恭王(溥伟)、泽公(载泽)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对清廷提出更为严重的警告。
  1月26日,由段棋瑞领衔共有46名将领签名的电报发到北京,一致要求“涣汗大号,明降谕目,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这封电报使清廷受到极大震动。隆裕太后只好令人撰拟宣布共和的诏旨,先交内阁收藏,仍合有拖延的意思。
   2月5日由袁世凯策划,以段棋瑞为首的第一军将领又发了封紧急电报:“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仍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至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威胁,四面楚歌。……事于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恫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兵燹冻馁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挥泪登车,昧死上达”。言外之意,清帝再不退位,北洋军要攻打北京了。
  这篇电文着墨不多,但刀光剑影,令人生畏。袁世凯接到后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各王公大臣看了一个个面色如土,毛骨悚然.隆裕太后见已无法再拖时间,而且关于清室的优待条件也基本确定了,就于2月12日发布谕旨,宣布退位。至此,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来年之久的清王朝宣告垮台。2月l4日,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192)
标题:段祺瑞与王士珍、冯国璋、袁世凯、铁良、曹锟的合影
说明:新军练兵会时期,帮办大臣铁良、新军练兵会办大臣袁世凯与同僚合影。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00)
标题:袁世凯内阁成员
说明:前排左起:
  1.教育总长蔡元培、2.工商次长王正廷
  3.海军总长刘冠雄、4.代外交总长胡惟德
  5.内阁总理唐绍仪
  
  后排左起:
  1.农林总帐宋教仁、2.交通总帐施肇基
  3.陆军总长段祺瑞、4.司法总长王崇惠
  5.国务院秘书长魏宸组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8592)
标题:段祺瑞曾任保定军校总办
说明:保定军校创立已百年 , 是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较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从 1902年起 , 清政府在保定先后开办了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参谋学堂、测绘学堂、速成武备学堂、速成学堂、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等十余所军事学校 ,1912 年 ,中华民国政府在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旧址上建陆军军官学校。至 1923 年停办 ,21年间共培养出各类军事领导人才 11000余人, 后来成为将军的有 1600 余人 , 其中许多人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如蒋介石、傅作义、叶挺、陶钧、蔡廷锴、王天培、唐生智、邓演达、周凤 岐、陈铭枢、张治中、白崇禧等。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10)
标题:1924年与张作霖在天津段宅合影
说明:天津会议
   1924年的直奉战争中,直系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而失败。11月17日张作霖邀国民军首领冯玉祥在天津日租界下野皖系首领段祺瑞家中会谈,决定拥段为“临时执政”,到北京主持政务。史称“天津会议”。左起:梁鸿志、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卢永祥、杨宇霆、张树元。站立者吴光新(段祺瑞妻弟,曾任陆军总长)。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11)
标题:段祺瑞在直皖之战
说明:后人对老祖宗说的话:胜败乃兵家常事。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383)
标题:段祺瑞部讨逆军在紫禁城与张勋的辫子军交战的情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作战。
说明:张勋的复辟梦被打破,段祺瑞由此获得“二造共和”的美誉。
   1916年,段祺为讨伐张勋,拆了东安门南段的皇城。到内乱平息,皇城并不多已全部拆除,古京城只剩下列壁断垣了。
  1916年1月6日,袁世凯病故,第二天黎元洪以共和元勋名义任总统,29日段祺瑞成为国务院总理。1917年春,段祺瑞竭力主张对德宣战,遭黎元洪和国会抵制后,5月,段祺瑞愤然离京,住进天津意租界。
    1917年夏,张勋的5000“辫子兵”开进了北京城。各省督军闹独立,让张勋入京“调解”。可他不去公府谒见大总统黎元洪,却换上顶戴花翎、蟒袍朝靴,跑到清宫去朝拜小皇帝:原万岁宣统——爱新觉罗溥仪。
  1917年7月1日,张勋把清朝最末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请出来“重登大宝”,宣布中国重新成为“大清帝国”。他自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坐镇天津的段祺瑞,得知张勋的复辟消息后。以“反对复辟,“保卫共和”的旗帜,在天津附近的马厂誓师,发布“讨逆檄文”,自任总司令,开始讨阀张勋。
    7月7日,段祺瑞的“讨逆军”分东西两路,向守卫在丰台地区的张勋“辫子兵”发动进攻。为了配合陆军,7月11日,段祺瑞命令飞机参战。当时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在北京南苑,航校校长秦国镛、教官姚锡九和平共处鲍丙展3人,驾驶“高德陈隆”飞机,按照段的命令,从南苑起飞,对驻丰台的“辫子兵”阵地、北京城内南河沿张勋住宅和紫禁城乾清宫投掷炸弹,进行空袭。
    “高德隆”飞机结构十分简单,为单发双翼飞机,可坐两人,机舱有几根钢管连接着机尾,没有机腹,飞机速度仅在每小时100公里左右,机上没有对地面攻击的武器,也没有投弹装置,飞行员只能手掷炸弹,准确性差,爆炸威力也很小。从现代武器装备的角度看,这种飞机对战争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称得上是先进武器了。飞机投下的炸弹还是把“辫子兵”炸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讨逆军”东西两路在丰台胜利会师后,飞机又向北飞去,轰炸溥仪的宝座。
    段祺瑞的空军空袭清宫那天的情景,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虽这样描述的:“飞机空袭那天,我正书房里和老师们说话,听见了飞机声和从来没听见的爆炸声,吓得我浑身发抖,师傅们也是面无人色。在一片混乱中,太监簇拥着我赶忙回到养心殿,好像只有睡觉的地方才最安全。太妃们的情形更加狼狈,有的躲进卧室的角落里,有的钻到桌子底下。当时各宫人声噪杂,乱成几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空袭,内战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空军。如果第一次的防空情形也值得说一下的话那就是:各人躲到各人的卧室里,把廊子里的竹帘子(即雨搭)全放下来,根据太监和护军的知识,这就是最聪明的措施了。幸亏那次‘讨逆军’的飞机并不是真打,不过是恐吓了一下,只扔下三个尺把长的小炸弹。这三个炸弹一个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了抬‘二人肩舆’的桥夫一名,一个落在御花园里的水池里,炸坏了水池子的一角,第三个落在西长街隆门的瓦檐上,没有炸,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们吓一半死。”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空袭。它虽然没造成多大破坏,却对复辟势力给予了巨大的精神震慑。在心里上陷入绝望的探渊。张勋于轰炸当晚躲进荷兰大使馆,翌日,溥仪下“诏书”,宣布退位。上演12天的复辟闹剧就这样在空袭后收了场面。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08)
标题:段祺瑞与“四哥”冯国璋合影
说明:张勋复辟失败后,由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09)
标题:与中日密教研究会代理总裁(左三)、王揖唐(右一)合影
说明: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193)
标题:与五位同盟国驻华大使武官合影
说明: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55203)
标题:段祺瑞正面戎装像
说明:

2/7页 <<向前 1 2 3 4 5 6 7 向后>>
相册上传
最新相册
段府宅内的亭子之一(收藏于2004/10/26 13:48:08
建筑下的连廊(收藏于2004/10/26 13:49:45
段府内建筑一角(收藏于2004/10/26 13:11:44
北京东四六条段家府宅外墙依旧(收藏于2004/10/26 13:48:54
段祺瑞府宅大门之一(收藏于2004/10/26 13:47:01
段祺瑞执政府屋顶3(收藏于2004/10/26 13:09:18
段祺瑞执政府屋顶2(收藏于2004/10/26 13:50:52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段祺瑞执政府屋顶(收藏于2004/10/26 12:52:03
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收藏于2004/10/9 22:04:40
段希贤与段方父女的作品(收藏于2004/10/9 21:58:31
2/9页 <<向前 1 2 3 4 5 6 7 8 9 向后>>


相册排行
青年段祺瑞(浏览1943
1896年李鸿章于英国商讨在中国修铁路事宜(浏览1825
段祺瑞1890年在德国埃森和梅彭学习的情景。(浏览1743
段祺瑞与袁世凯两家几代姻亲(浏览1695
段祺瑞在打台球(浏览1664
段祺瑞从德国学成后,在威海刘公岛水师学堂教学6年(浏览1634
纪念段祺瑞曾孙段希贤(浏览1581
段方提到的段祺瑞纪念币(浏览1515
与夫人张佩衡(袁世凯的侄女,江西总督的孙女)的合影(浏览1464
青年段祺瑞(浏览1464
2/9页 <<向前 1 2 3 4 5 6 7 8 9 向后>>

相册评论
海韵海韵(评论于2016/3/28 20:57:54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4/12/22 16:09:31
小王小王(评论于2013/5/15 5:59:22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0/5/30 12:25:40
访客访客(评论于2009/9/8 20:43:1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