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手迹
■■
《升仙太子之碑》的书法别具意蕴:碑文行草,且有章草遗意;其字结体敦厚,笔划流畅圆转,柔美娇艳。特别碑额书法,采用"飞白”,新奇、独特。
"飞白”,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其主要特点是墨笔笔划中夹白。它与枯笔书不同,枯笔书是偶见露白,而飞白则是丝丝露白。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言:"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亦有曰">白”古作"帛”"飞白"者若飞帛也。"飞白”书为东汉蔡邕所创。唐张怀瓘《书断》记载: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而"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这种书法,笔划中丝丝露白,象枯笔写成的模样,用以装饰题署宫阙,汉、魏时曾广泛采用。开始时只为楷书,白多飞少,后逐渐变为飞多白少,且各体皆备。该碑之额书,通过顿挫用力及抖动,产生舒展、飘逸的感觉,确似银帛飞动。此外,还用各种鸟的姿态,绘出每字的点划,用笔简单,却神态逼真,活灵活现。这种字体实际是一种古代美术字体,于书法中融进了绘画的笔意,表现了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也通过它充分展示出丰富的内涵。武则天的这通碑额,在字体形式上突破了古代书碑多采用篆书、隶书、楷书的传统,同时于碑文中运用了武则天独自创造的一些文字,体现了她独树一帜的"革新"精神,与争强好胜、处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这里所画写的鸟,寓意仙鹤"仙界,同时增强了碑额与碑文内容的联系:对于晋的驾鹤而去,于字间寄托了羡慕和向往之情。这种字体的运用,既反映出武则天作为妇女而不同于男人的纤巧,又同时展示出她的非凡才学与智慧。
史书上关于"飞日”书的记载委实不少,民间传说也颇多,但传世作品却实属凤毛麟角。因而,武则天的这通"飞白”碑额,尤显得珍贵。凡来偃师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面对近1300年前的出自女政治家之手的"飞白”御书,莫不赞叹备至。
修改
设置
上传:2004/1/30 16:42:15 浏览:9071
|
|
|
|
|
相册评论 |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4/9/25 11:50:27) | 访客:访客(评论于2012/4/5 11:04:59) | 访客:访客(评论于2009/10/13 10:5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