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9二)宫墙坚固墓室未坍塌
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
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宫墙顶面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在土墙内侧有一道石质宫墙。
(三)地宫有道“防水大坝”
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即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是个概数,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四)宫内水银防腐防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地宫中有石质墓室的存在。
(五)墓室只有东西两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