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26526) | 标题:《崇祯帝赐杨嗣昌诗刻》拓片 | 说明:刻石在湖北襄阳,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刻。
杨嗣昌(1588-1641年),字文弱,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朝进士。崇祯十年(1637年)任兵部尚书。面对农民军与后金兵两股势力对明廷形成的威胁,他主张加强镇压农民军,而对后金议和。该碑阳刻崇祯十二年九月崇祯帝赐诗,碑阴为唐绍尧正书并跋。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44232) | 标题:崇祯帝赐杨嗣昌诗碑 | 说明:
崇祯帝赐杨嗣昌诗碑(草书)
明 崇祯12年(1639年)
朱由检 书
1949年由前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移管
现存陕西西安碑林第四室(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
藏石编号 956
坚形 圆顶 方座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44233) | 标题:崇祯帝赐杨嗣昌诗碑 | 说明:
崇祯帝赐杨嗣昌诗碑(草书)
明 崇祯12年(1639年)
朱由检 书
1949年由前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移管
现存陕西西安碑林第四室(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
藏石编号 956
坚形 圆顶 方座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11967) | 标题:崇祯帝手迹 | 说明:这一幅,最上头的,属于第一种题签。
那个怪字,在左下部一方图章的下部。
一个怪字
一弦:在左下部一方图章的下部。
zy69:所谓怪字似是押字?
崇祯御笔印章之下的怪字我觉得应是押字,即所谓“画押”或者“花押”。
是一种用草体书写,且加以繁简变化的文字或符号,等于是自创之字,古人用以签名的独特方式。
这种自创的符号好书写,往往一字一笔;不好认,不熟悉就没法认,其实也不是字;难模仿,有防伪功能,特别在起法律效力的场合使用。
如果是不识字的人就只能画个十字或圆圈代替了。
记得在宋徽宗的哪种字帖上我见过他的押字。
现代人中,某本书上见过钱钟书先生的怪异签名,不过没用草体,是行书,各取钱钟书三字的一部分组成一个新字,很有趣。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13199) | 标题:“朱由检”合文签 | 说明:这是明朝皇帝思宗的押印文。虽然是图章盖出来的,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它具有浓厚的书写意味。"朱由检"几字有条不亲地叠化在同一空间里,笔画浑厚、圆润,起笔收笔都很有力量,完美无缺。"朱由检"三个字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字这不难,难的是还要符合草书的书法规则,让人认出来,就非得有巧思不可。不排除这个押印或者是请书法家或篆刻家设计出来的。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27313) | 标题:故宫玺印-崇祯花押印 | 说明:
姓名:梦石时间:2002年11月13日
主题:赶快去看
内容:
故宫最近正在办《皇家珍藏文房清供展》,崇祯皇押印正在展出之列,还不快去看。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26514) | 标题:崇祯皇押印 | 说明:
青玉质,蹲龙钮,长11厘米,宽9厘米,通高1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崇祯帝这方御用花押玉印,是其名讳“由检”两字花写而成。花押印为印章之一种,即是将花押式样的姓名刻入印章中,以代签押之用,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
——《清史图典》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