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74308) | 标题:在延安照的第一张全家照 | 说明:1943年末父亲母亲在平西根据地计鹿村结婚,那时因为经常有敌情,两人工作单位相隔很远,所以聚少离多。1944年父母都调到晋察冀教二旅九团,父亲任九团参谋长,母亲是团卫生所的医生。 教二旅奉命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于1944年4月回师保卫延安。1945年2月他们的女儿在延安出生了。这张照片摄于1945年7月,左为母亲杨华,右为父亲姚国金,中间是他们的女儿。女儿头上戴的帽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做的。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74290) | 标题:母亲杨华十七岁时摄于奉天(沈阳) | 说明:母亲当时就读于伪满奉天省立第二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奴化教育使得有民族自尊心的母亲非常反感,在大伯的影响下一心想寻找机会离开东北,到关里投奔抗日部队。这是离开东北前照的。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32597) | 标题:抗战岁月 | 说明:1942年父亲摄於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小烽口。时任晋察冀十一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队训股股长。这是父亲最早的照片。 |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101301) | 标题:姚金铎姚国金兄弟纪念碑 | 说明:姚金铎和姚国金是一对一九三0年同时参加红军的亲兄弟,哥哥姚金铎在战争年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弟弟姚国金为全国解放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献出了一生。至此姚国金百年诞辰之际,为实现他们魂归故里的愿望,在他们的故乡江西吉水建造了此兄弟纪念碑,离开故乡八十四年后,他们终于回家了。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5736) | 标题:爸爸妈妈的归宿 | 说明:2003年3月21日零时我们亲爱的父亲去世, 2006年3月21日晨4时30分我们亲爱的母亲追随父亲而去,时隔整三年.我们把他们葬在大连乔山墓园功勋园.那里绿山环绕,周围是和他们一样为国家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这里是操劳一生的爸爸妈妈的最后归宿,安息吧,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们。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85443) | 标题:父亲母亲合影于2002年2月16日父亲的生日 | 说明: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32564) | 标题:戎马生涯 | 说明:1946年摄於黑龙江省孙吴,父亲时任黑龙江省警备三旅参谋长,剿匪归来. |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74291) | 标题:1939年夏母亲摄于北平(北京) | 说明:1938年冬不堪日寇奴化教育,17岁的她辞别父母,从奉天(沈阳)到北平(北京)寻找救国出路。1939年9月经我党北平城工部地下工作者介绍和护送,到达晋察冀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 这是离开北平前照的。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74309) | 标题:1946年一家三口摄于黑龙江逊河警三旅部队驻地 | 说明: |
| |
|
|
点击浏览详图 (相册号:74292) | 标题:1946年母亲抱女儿摄于黑龙江省孙吴 | 说明:抗战胜利后父亲母亲随延安赴东北干部团从延安出发到达东北,他们被分配到黑龙江警备第三旅,父亲任参谋长,母亲任旅卫生处指导员、司药长。他们骑着马千辛万苦将在延安出生的女儿带到东北。这张照片摄于当时警三旅驻地孙吴。 |
| |
|
|
|